中国第四代主战坦克100坦克在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的首次亮相

发布日期:2025-09-08 14:57    点击次数:147

据央视报道,9月3日上午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,以盛大阅兵仪式,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。

地面突击方队以“箭形”编组动地而来,99B坦克信息赋能、重火打击,100坦克和100支援战车智能化程度高、协同能力强。作为陆军地面突击力量的新一代装甲装备,尽显机动夺要、攻坚突破的强大战力。

特别是中国第四代主战坦克100坦克及100支援战车在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的首次亮相,不仅展示了中国陆军装备体系的跨越式发展,更通过多域无人装备协同作战验证了未来战争形态的变革方向。

一、战略意义与体系化作战能力

1.‌全域联合作战能力验证‌

100坦克与100支援战车作为地面突击核心,与空中无人机、海上无人装备形成“陆-空-海”立体作战网络。通过数据链实现实时目标共享与火力协同,例如支援战车搭载的旋翼无人机可执行侦察-打击一体化任务,显著提升战场态势感知效率‌。

2.‌技术标准输出与威慑效应‌

100坦克的主动防御系统(APS)、混合电驱动等设计被评价为“重新定义坦克”,其技术指标(如双人车组、全频段电子干扰)直接对标未来战场需求,标志着中国从“追赶”到“定义”世界一流装备标准的转变‌。

二、划时代技术指标解析

(1)100坦克的核心突破

·‌动力系统‌:采用油电混合架构,支持静默行驶(电动模式噪音低于60分贝),热信号降低70%‌。

·‌火力配置‌:105mm电热化学炮(射程3km,穿深达800mm均质钢)搭配激光防空武器,可拦截无人机与反坦克导弹‌。

·‌信息化能力‌:配备360°有源相控阵雷达+光电传感器,实现多目标追踪与AI辅助决策‌。

(2)100支援战车的革命性设计

·‌模块化任务系统‌:后部搭载旋翼无人机平台,支持侦察、电子战、弹药补给等多任务切换‌。

·‌协同作战模式‌:作为坦克的“智能僚车”,通过数据链共享战场信息,可引导无人机实施超视距打击‌。

三、无人装备协同的实战价值

此次阅兵中,100系列与无人装备的联合编组(如无人战车、巡飞弹方队)验证了以下能力:

·‌分布式杀伤链‌:坦克作为指挥节点,可调度无人机群对目标实施饱和攻击‌。

·‌抗干扰能力‌:跨平台数据融合技术确保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稳定‌。

四、技术标准的全球影响

100坦克的“双人车组+无人炮塔”设计颠覆了传统坦克架构,其混合动力、主动防御等指标已成为第四代坦克的参考标准‌。而支援战车的无人机协同能力,则定义了未来装甲部队的“有人-无人”协同范式‌。